本報12月1日訊(通訊員 云暉)在11月29日北京舉行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上,來自科研、教育、醫藥等的代表,一致肯定新華聯集團履行社會責任時注重長效性的作法。
近年來,作為大型民營多元化企業,新華聯堅持“企業的直接經營目標是創造經濟效益,企業的最高境界就是造福社會”的理念,十分注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,在科技、教育、衛生等方面捐款3億元以上,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,被民政部評為“中國十大慈善企業”。
新華聯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中,不是“一捐了事”,而是注重捐資的長效性。他們秉承“造福社會”的理念,選擇與大眾密切相關的項目資助。在形式上,與國內一些知名科研院所緊密合作,建立系列獎勵基金,讓其成果與社會共享。為支持北京協和醫院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,新華聯于2005年向該醫院捐贈1000萬元,設立新華聯協和醫學獎勵基金。該項基金主要用于獎勵協和醫學院和協和醫院的教授、專家和醫務人員,以及在醫療衛生、醫藥科研、教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、取得相關成果的人員。該基金實施以來,已獎勵數10名在醫學、臨床、教育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著名專家和數以百計的優秀員工。2010年10月,新華聯向海軍總醫院先期捐助1000萬元,成立“海軍總醫院•新華聯兒科干細胞研究中心”,以給廣大腦癱兒童帶來福音,讓更多的家庭免受痛苦。近兩年來,海軍總醫院兒科以“干細胞研究中心”為平臺,在細胞治療兒童難治性疾病與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。
在科技教育領域,新華聯為支持中南大學更快發展,于2010年10月28日向該校捐贈2000萬元,專門設立了新華聯助學獎勵基金。3年來,該基金為450名優秀貧困大學生頒發了助學金,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、實現快速成長。2012年1月,新華聯又向中國地質科學院捐贈1000萬元,設立科技獎勵基金,以支持該院承擔的國家多項地質類前沿性、基礎性、戰略性、技術性研究。近兩年,通過重獎成績卓著的科研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,該院在新疆等地先后發現了不少大型礦藏,實現了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。
新華聯總裁傅軍在會上表示,將進一步優化和深化長效回報社會機制,以更好地回報國家、感恩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