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開放以來,民營企業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,民營企業家也已成為社會穩定和發展的不可或缺因素。3月23日,由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、北京開明文化書院聯合主辦,新華聯集團承辦的“新時代商業文明與企業成長史——《傅軍的新商道》座談會”在京舉行。會上,業界專家圍繞《傅軍的新商道》一書的內涵、價值以及中國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道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“企業強,則國家強;而企業要想強,則離不開優秀的企業家。”傅軍的創業故事要從上世紀90年代說起。1990年10月,他棄政從商,懷揣實業報國的夢想白手起家,創建了新華聯集團。厚植實業、多元發展。目前,新華聯集團擁有全資、控股、參股企業100余家,連續14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民營企業100強的行列,傅軍也入選了“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”和“中國民營經濟40年風云人物”。
企業何以始終能在發展的快車道上迅跑?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坦言,《傅軍的新商道》一書既真切展示了新華聯艱苦創業、不斷超越的成長足跡,也深刻揭示了企業義利兼顧、造福社會的經商之道。
在《傅軍的新商道》作者、北京市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邢旭東看來,新華聯的多元化發展成果是個人理想與歷史使命的統一,是厚植實業與報效國家的統一,是建功立業與造福社會的統一。傅軍的新商道詮釋了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豐富內涵,為中國商業社會和文化自信增添了新注腳。
座談會上,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寶成、北京開明文化書院院長劉長煥、中國經濟出版社總編輯毛增余、中國產業報協會執行秘書長劉燦國、華夏時報執行總編輯李愛明等業界人士紛紛表示,《傅軍的新商道》一書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商業倫理思想,在國際局勢風云變幻、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的大環境下,推出了中國新商道的榜樣、理清了新商道發展的理念;該作品還向讀者展示了商業思想和哲理火花,為企業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,在思想引領、道德建構、科學管理上的示范作用。
“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,依然初心不改,繼續堅守實業、聚焦主業,尋求更高質量的增長。”傅軍說。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新華聯在大力聚焦化工產業發展同時,還將在文化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上。2019年,新華聯將實現長沙銅官窯古鎮、蕪湖鳩茲古鎮、西寧童夢樂園和四川閬中古城等四大文旅景區的全面運營,為國家文旅產業和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。